怡宝上市,必发集团官网登录网?“卖水”再难创神话
文|新浪财经杨雪梅
编辑|韩大鹏
提到怡宝,除了饮用水,你还知道它的其他产品吗?
可能很多人对怡宝的印象还停留在饮用水品牌,实际上,早在十年前怡宝就开始探索从单一的纯净水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饮料企业,也推出了多款饮料产品。
尽管早早入场,也与日本饮料巨头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多品类饮料业务,但今天的怡宝,仍然是一家大众印象中只有绿瓶纯净水的品牌。
近日,怡宝因为上市传闻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从其背后的资本和饮用水市场地位来看,怡宝有一定的底气,但发展多年,怡宝始终未能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它又能否撑起港股“第二瓶水”的身份,成为市场关注的新问题。
港股将迎“第二瓶水”,能否延续造富神话?
近日有消息称,华润考虑让旗下包装饮用水子公司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怡宝”)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筹资规模可能高达10亿美元。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市。
知情人士称,华润内部讨论过怡宝的潜在上市事宜,并与一些财务顾问有过探讨。但讨论尚处于早期阶段,规模或时机等IPO的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
对于该消息,华润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表示,不予置评。
业内分析,这与华润鼓励旗下子公司上市的风格相符,此前华润旗下已有8家子公司在港上市,7家在A股上市。市场消息称,华润一直在寻求将资产变现,鼓励旗下子公司自筹资金,还考虑让超市业务华润万家在香港上市。
在怡宝之前,港股市场已经在2020年迎来位居饮用水市场第一的农夫山泉。但与市值已达四千多亿港元的农夫山泉相比,位居饮用水第二的怡宝,却不免有些落寞。
2015年12月,尼尔森数据显示,怡宝、农夫山泉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4%、20.1%,怡宝以微弱优势超越农夫山泉,坐上头把交椅,晋升为行业老大。
今天,中国瓶装水市场格局为:农夫山泉稳居第一,华润怡宝位居第二,其后是康师傅、娃哈哈、景田百岁山、可口可乐旗下冰露等品牌。
目前,中国瓶装水行业集中度较高,怡宝长期稳坐国内饮用水市场第二把交椅。
2020年,农夫山泉在港股上市,之后其创始人钟??便蝉联中国首富桂冠。如今怡宝走到上市关口,能否复制农夫山泉的造富“神话”?
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9年,怡宝实现营业收入100.35亿元、104.35亿元、103.96亿元;同期利润总额分别为6.31亿元、7.27亿元、8.63亿元。2019年营收同比出现近五年来的首次下滑,此后怡宝再未公布业绩。仅在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2020年利润总额超过10.37亿元,同比增长20.16%。
对比之下,2017年到2019年,农夫山泉营业收入分别为174.91亿元、204.75亿元、240.21亿元;归属股东净利为33.79亿元、36.06、49.5亿元;2020年实营收为228.77亿元。
从三年前的营收规模来看,农夫山泉已是怡宝的两倍多,盈利能力也强于怡宝。虽然二者都是以饮用水为核心业务,但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上,农夫山泉走得相对较快,已经不是单一产品线运作。
从农夫山泉2021年财报来看,包装饮用水依旧是其支柱性产品,全年收益为170.58亿元,较2020年增长22.1%,在总收益中占比超半数达57.4%。同时,其第二大收入茶饮料板块全年收益为45.76亿元,在整体收益中占比从2020年的13.5%增长至15.4%。
其实,怡宝的收入已经连续三四年维持在百亿元规模左右,未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由于饮用水领域已渐趋饱和,增长空间有限,这正是怡宝所倚重的领域。而在饮料产品领域,怡宝又乏善可陈,竞争力明显不足。面临诸多压力的怡宝,恐怕再难创“水中茅台”的神话。
二股东退出,怡宝估值不到农夫山泉市值的4%?
工商资料显示,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由华润怡宝麒麟饮料(控股)有限公司100%间接控股。后者正是日本饮料巨头麒麟控股与华润的合资公司。
2011年,华润与日本饮料巨头麒麟控股联姻,以60%、40%的股份占比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和分销非酒精饮料业务,其中,华润把饮用水品牌“怡宝”、麒麟把在华饮料企业注入合资公司。这一举措,开创了怡宝多品类饮料业务的新战略,拓宽了其饮料业务的产品线。
双方合作后也确实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包括早期的午后奶茶、火咖、魔力等,以及后期的宝蜜水、小主菌、佐味茶事、新魔力运动饮料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怡宝更像一家饮料公司。
但可惜的是,这些投入,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市场效应,这些细分产品投入市场后水花并不大,带来的收入有限,对于集团业务增速的影响也比较低,几年过去,怡宝核心产品依然是瓶装水,这也是最大收入来源。
而且据媒体报道,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曾围绕市场和产品方面出现过几次争执。据当时的公告,华润将向合资企业贡献在中国内地的分销能力及业务根基,麒麟则注入丰富的产品组合、经营及技术专长、产品开发技术。
合作大概不尽如人意。市场消息称,麒麟控股早就萌生退意,这几年逐渐透露出售华润麒麟股份的意思。2011年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时,麒麟饮料业务就处于亏损状态。双方联姻数年,新产品也未能打通中国市场,为其带来新变化。近年来,新饮品品牌涌入,饮料原材料和生产销售成本不断走高,麒麟在华饮料业务的业绩并不理想,转让股份也在情理之中。
在怡宝传出上市消息之前的2月,其二股东麒麟控股宣布已同意将其持有的与华润合资的饮料公司的40%股份售予一家叫Plateau Consumer Ltd的公司,交易价格为1150亿日元。华润将继续持有另外60%股份。另有消息称,Plateau计划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中国投资者,部分潜在投资者可能是有国资背景的基金。
根据麒麟说法,上述出售属于其自身寻求加速增长的一部分,其与华润集团在中国的商业合作将继续。而麒麟预计将从此项出售中录得约390亿日元(近3亿美元)的收益。
如果按照麒麟1150亿日元(约9亿美元)的转让价来推算,怡宝估值22.5亿美元左右,折合176.5亿港元,仅有农夫山泉市值(4549.20亿港元)的3.9%(截止4月28日收盘)。
饮料线难担大任,怡宝如何“两条腿”走路?
“怡宝上市最大的短板在于其单一性:品类单一、产品单一、渠道单一、客户单一以及功能单一、模式单一,这是是很可怕的,从近几年的整体运营来看,怡宝饮料较为失败。如果跟农夫山泉比较,怡宝的含金量略显不足。”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截至2020年底,怡宝旗下的产品SKU超过30个,覆盖了纯净水、奶茶、咖啡、功能性饮料、乳酸饮料、水果饮料等8大品类。2017年-2019年,怡宝新品销售额分别为6141.28万元,8671.04万元,2.5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0.6%,0.83%,2.4%,虽然占比在逐年攀升,但贡献微薄。
这也与怡宝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有关。2017年到2020年,农夫山泉在研发上的花费分别仅有0.47亿元、1.07亿元、1.15亿元、1.34亿元,占其总收益百分比分别为0.27%、0.52%、0.48%、0.57%。而2017年-2019年的每年研发投入都不到2000万元。
如今站在上市的节点,仅靠饮用水,怡宝显然难以在竞争日益激烈、各路玩家热火朝天竞争的全饮品行业建立优势。
今天的中国饮料市场早已变得拥挤、创新升级迭代的速度加快。这边,农夫山泉和元气森林在线下渠道打得火热,那边,奈雪的茶计划要投资10亿押注瓶装饮料,喜茶、乐乐茶也相继布局瓶装茶饮。在各路玩家热火朝天竞争的饮品行业,在第二增长曲线探索多年却没有水花的怡宝,不免压力重重。怡宝缺创新和投入,更缺爆款。
不过,目前怡宝身居华润集团消费品业务之下,此前身处中日合资公司,产品探索上也有诸多限制。对怡宝来说,二股东的退出、未来谋求独立上市,或许是个机会,得以重新了解和深耕中国饮料市场。此外,这次如果上市筹资,或将为华润怡宝的多元化发展提供燃料。